elementnameelementnam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项目申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学研 >> 项目申报 >> 正文

【课题申报】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

发布日期:2021-04-04    作者:     来源:     点击:

科技服务中心综合整理了近期发布的5项相关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开放课题指南,具体事项如下:

一、2021年度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一)实验室简介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主要创建者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扎根应用光学前沿技术领域,坚持高、精、尖的技术理念,推动应用光学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发展。

实验室定位:1.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攻克关键产业、重大工程、重大科学装置中的应用光学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技术桎梏,推动我国应用光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2.面向应用光学前沿领域,开展应用光学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应用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工作,创立应用光学交叉学科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新方向;3. 培养应用光学及相关领域的高技术人才。

实验室学科布局:空间光学、短波光学、液晶光学、微纳器件与生物光谱、光谱技术与应用、高光谱载荷技术、二维光电子材料等。

为了推动应用光学技术发展与应用,集思广益,扩大交流,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促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基金。

(二)资助类型:

2021年度实验室重点在以下方向寻求科研合作与交流:

1、技术开发类:针对实验室现有学科技术领域,瞄准技术需求与应用需求,增强相关学科技术的深度与广度,促进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衔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技术探索类:针对应用光学技术发展前沿,鼓励申请人自由申报,开展探索性应用光学新技术研究。

(三)申请要求及评审

1、申请人不限国籍,需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2、每位申请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一项开放基金课题,在研开放基金课题未结题者不得申请新的开放基金课题。

3、技术开发类课题申请需要至少一位实验室在职正式研究人员作为室内合作者共同申请,合作者需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技术探索类不需要合作申报。

4、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开放基金课题的申请受理工作,并组织项目的评审,获批项目由实验室主任签署审批意见;由重点实验室下发立项批准书,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5、在申请书(见附件)的基础上,根据批准通知,认真填写《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任务书》(见附件)。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实验室,作为拨款和检查依据。

6、课题获得资助后,课题负责人自动成为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客座研究人员,鼓励来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工作。

7、开放基金资助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归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

(四)受理时间及方式

自本基金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接受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6日,课题申报人请将纸质版申报材料一式两份交至科技服务中心(行政楼505),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五)基金资助及管理

1、2021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的平均资助金额约为8万元,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项目开始时间为2021年6月。

2、在开放基金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负责人需每年提交一次课题进展报告;开放课题研究期满,必须在3个月内提交结题报告,并附相关的研究成果证明和正式发表的论文。

3、开放课题的完成需申请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SCI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或者第二标注单位。

4、经开放基金资助所产生的研究论文和其他成果,应标注“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或“TheProjectwasSupportedbytheStateKeyLaboratoryofappliedoptics”。

5、开放课题的经费使用,按照科技部和财政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见附件),同时遵守依托单位的财务管理办法,专款专用。

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研究开放课题申请指南(2021年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的总体要求,助力构建法定数字货币协同创新研究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数研所)现发布“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研究开放课题(2021 年度)”(以下简称开放课题)。开放课题以“提升能力、破解难题、强化应用、构建生态”为目标,在法定数字货币理论体系、前沿技术、应用和功能创新等方面开展开放式创新研究。

(一)总体目标

构建法定数字货币协同创新研究体系,促进法定数字货币产业生态蓬勃发展,体现“创新性、示范性、实用性”。

(二)研究大类与参考方向

开放课题围绕法定数字货币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设立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 3 个研究大类,涵盖 8 个可供研究的参考方向(见附件)。

(三)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面向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企业等产、学、研、用各方优势力量开放课题,对法定数字货币相关领域的理论、核心技术、应用和功能创新等进行创新研究。

申报要求如下:

1、课题申报单位必须具有完成课题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课题负责人应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职业操守,一般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同一年度内每个课题负责人只能申请一项开放课题。

2、申报单位应结合实际填写《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研究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数研所将组织相关专家对研究课题立项进行匿名评审,按程序择优遴选课题承研单位,与入选申报单位和课题负责人签订课题任务书。

3、课题立项单位及负责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做好相关保密工作;课题负责人应在要求时间内提交课题结题报告,并附相关成果的纸质和电子材料。数研所将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开具结题证明。研究成果获评优秀等级的,数研所将协助其参评国家级科研奖励计划,并将支持该课题的负责人及所在单位与人民银行等部门开展后续研究合作。开放课题管理要求详见《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研究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见附件)。

(四)提交时间及方式

请申报人于 2021 年 4 月 27 日 上午10:00前(逾期不受理)将申请书的 Word 版和扫描(加盖公章)PDF 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三、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1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由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主要围绕高性能结构工程材料、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资源与环境友好型材料和土木工程材料现代测试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开展研究。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自获批建设以来持续设置开放基金课题。现发布2021年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诚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踊跃申请。

(一)资助研究方向

1.高性能化学外加剂

1.1 新型聚羧酸外加剂的分子构筑与作用机理;

1.2纳米材料的改性、制备及其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混凝土超早强技术及其在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

1.4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化学外加剂对于气液界面和气泡膜的稳定机制、混凝土气泡演变与调控机制、及其对外观的影响

2.水泥基材料流变与水化调控

2.1 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机理;

2.2 化学外加剂对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2.3 现代混凝土流变模拟与流动性调控数字化平台。

3.裂缝控制理论与技术

3.1 超长结构混凝土服役阶段收缩开裂机理及评估方法;

3.2 减缩抗裂新材料研发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3.3 混凝土接缝抗裂防渗关键技术;

4.耐久性提升理论与技术

4.1 混凝土超低介质渗透的新材料、新技术;

4.2 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表层损伤深度的表征方法及时变模型;

4.3 混凝土结构-材料一体化耐久性设计新方法与数字化平台。

5.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5.1 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设计、制备与结构行为

5.2 极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流变行为及其调控;

5.3 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变形与裂缝控制;

6.道路工程材料

6.1 沥青路面抗车辙材料与技术;

6.2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6.3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7.建筑涂料与防护修复材料

7.1 海洋环境混凝土构筑物重防腐与防护新材料、新技术;

7.2 高紫外、高温差混凝土保温与反射隔热新材料、新技术;

7.3 新型建筑涂料(外墙装饰涂料,内墙涂料)的高性能化,功能化,绿色化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二)资助额度

本年度设青年基金课题10项和重点基金课题1项,其中青年基金课题资助金额5万元/项,重点基金课题资助金额30-50万元/项。

(三)申请条件

1.青年基金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2)未承担过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青年科技人员和高校青年教师。

2.重点基金主要资助与本重点实验室有实质性合作的申请者,且课题负责人应具有正高职称,课题参与人须有本重点实验室科研骨干。本年度重点基金拟资助方向为:1.4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化学外加剂对于气液界面和气泡膜的稳定机制、混凝土气泡演变与调控机制、及其对外观的影响。

3.申请课题应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明确,研究路线或技术方案可行,研究重点突出,考核目标明确。

4.青年基金开放课题的执行时间不超过2年;重点基金开放课题的执行时间不超过3年。

(四)申请程序和说明

1.申请人填写《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见附件),于2021年4月15日将纸质版申报材料一式三份交至科技服务中心(行政楼505),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2.所有书面申请材料采用A4纸打印或复印,用普通纸质材料做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3.开放课题的评审与管理按照《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四、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指南(2021年度)

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光化学和光物理为基础,光功能材料与光化学转换为导向,开展分子和超分子光化学、有机光电子材料与集成器件应用基础性研究。重点研究超分子光化学、光催化、光电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等方面基本问题以及相关的器件,为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术产业,提高我国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和集成器件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在国际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做出贡献,现面向所外发布2021年度开放课题,欢迎申请。

(一)开放对象

国内外具有助研、讲师、工程师以上职称或具有同等研究能力的研究人员,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申请者同时参加的研究课题不能超过2项;其合作者的工作时间必须有可靠的保证。

(二)研究方向

(1) 太阳能光化学转换

(2) 光化学合成

(3) 光电子信息材料

(4) 光生物

(5) 特种功能材料

(三)基金申请程序

(1) 申请基金课题须填写“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可下载)。

(2)申报截止时间:4月27日,纸质版申报材料一式四份交至科技服务中心(行政楼505),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3)申请课题由“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评审择优录取,在相同条件下,实验室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交叉学科的课题将优先考虑给予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优先。为了鼓励开放流动、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工作者来重点实验室工作,在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同国内外开展合作的研究项目。批准后的申请课题列为实验室研究课题,下达研究经费。

(4) 申请者需与拟合作的课题组负责人共同讨论,确定好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5) 课题完成期限要求在规定时间年内完成。未完成结题者不得再次申请本次开放课题。原则上实验室不支持连续两次申请者,经实验室认定的结题特别优秀者可予以继续支持。

(四)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1) 基金使用起止时间:2021年4月至12月。

(2) 根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财务管理规定以及“重点实验室管理条例及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见附件),经费使用不得违反财务制度。

(五)课题及成果管理

(1) 资助课题结束后,必须向实验室提交学术论文与结题报告(见附件),纸质版一式三份。

(2) 申请者需严格按照要求完成课题,实验室主任有权根据课题进展执行情况暂时终止或取消基金资助。

(3) 开放课题研究成果双方共享。申请人在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中应署名“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理化技术研究所)Key Laboratory of Phot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TIPC,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并注明该成果受到本实验室资助。

五、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开放课题指南

广东省先进储能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理工大学,面向国家及广东省对储能技术的重大战略需求,基于新理论、新技术开发新型储氢材料和电池材料。根据实验室发展目标和整体规划,现发布2021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拟设立开放课题10-15至10项,每项经费3-4万,课题执行期间为2021年6月1日-2023年5月31日。

(一)资助研究方向

实验室2021年度开放课题面向氢能、动力电池等储能应用场景,开发高效安全的储能新材料,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鼓励学科交叉创新。重点资助以下研究方向:

1、固态储氢新材料、新机理、新理论;

2、新型电池材料;

3、等离子球磨技术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

(二)资助对象

1、申请人一般需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在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积累,具有一定的研究经历和研究基础,并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近三年发表1篇及以上SCI论文)。欢迎博士后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研究。

2、原则上开放性基金主要支持实验室固定人员以外的科研人员(客座人员和外单位研究人员)申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校外研究人员。

3、要求申请人邀请一名本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开展联合研究和课题管理。

(三)申请者所需材料、申请流程及结果通知

1、申请者请下载《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提交申请书时,请交申请书原件4份(单位盖章和申请人签字,请自行留底),电子版文件1份,并在申请书后面附至少3篇近三年的SCI收录论文。

2、申请书送交本重点实验室评审,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书进行评。

3、重点实验室本次接收开放基金申请截止期为2021年04月26日,请将纸质版申报材料交至科技服务中心(行政楼505),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重点实验室将于2021年5月下旬公布开放课题的评审结果,评审结果于5月底通知申请者。

(四)课题的实施与管理

1、开放课题按照《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见附件)进行实施和管理。开放课题申请获实验室批准资助之后,请填写并提交开放课题计划任务书。开放课题的经费使用范围包括材料费、交通费、差旅费、测试费等。开放课题结束两个月内,客座人员认真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通过开放基金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专著、专利以及获奖、项目推广(转让)或应用等)如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报送有关部门时,研究者须署名重点实验室及地址(中文: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并标注有“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Supported by the Open Fund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未署名与致谢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冠名重点实验室的论文作者,必须为课题申请人,并且要求为第一作者,或者为通讯作者。

 

联系人:王茜

联系电话:029-86654207

邮箱:3197126046@qq.com

 

 

科技服务中心

2021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