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2022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西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
《2022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基本定位是“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以应用性、对策性、理论性研究为主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研究”。针对西安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党建、法学、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管理、新闻、旅游、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大课题,西安市社科院面向西安地区属地高校、科研机构及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征集选题,通过学科分类、整理、合并、专家遴选等方式进行筛选,并经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领导小组审议,共确定了116个课题指南。
一、申报要求
1.为提高申报质量,本次申报实行限报。
2.选题必须符合《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指南》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申请人可以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并在汇总表中明确填写学科分类及指南题目,并只填一项。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问题指向的申请不予受理。
3.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开展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研究;鼓励学者之间、实际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之间开展联合攻关。课题负责人的研究专长及前期成果必须与所申报课题的学科一致。
4.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可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
5.具有主持课题研究能力的中级职称人员,须有两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推荐,方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
6.提倡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部门人员联合申报,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成果突出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
7.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未结项者或者未通过评审者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8.申请人作为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不能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其他项目申报。项目主要参与人最多可参与两个项目申报。
9.鼓励3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积极申报。
10. 按照学院科研管理规范性及学术诚信有关要求,已立项课题或申报后未公布立项结果的课题,不得重复申报本次课题;不得通过更换主持人、微调题目(但申报书实质内容类似)等变通方式规避此条要求;所有前期成果和研究基础应真实有效;应签订《项目申请人和参与者科研诚信承诺书》(见附件)并提交至学院科技服务中心。
二、申报程序
1.申报人按照要求填写《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立项申请书》(简称《立项申请书》)及《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论证活页》(简称《论证活页》),《立项申请书》和《论证活页》均须计算机填写。
2.申报人须严格按照指南学科分类、指南题目、研究类型填写,不得随意填写,否则不予受理。学院会对课题申报者的申报材料认真审核,严格按照填表要求进行把关。
3.本课题申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2月14日(如因疫情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请各单位科研秘书在截止日期前将《汇总表》(Excel格式)、《立项申请书》、《论证活页》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598367566@qq.com),逾期不予受理。
4.学院按要求进行内部评审后公布推荐申报名单,按照限额推荐上报。推荐申报项目须提交A3纸打印、中缝装订的《立项申请书》2份、《论证活页》一式4份及电子版,本人签名。纸质版提交时间另行通知。
5.申报课题电子版汇总要求:
一级文件包:单位名称
例:计算机系
二级文件包:课题主持人姓名
例:张三
二级文件包内包含两个文档:
课题主持人姓名: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立项申请书
课题主持人姓名: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论证活页
例:张三: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立项申请书
张三: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论证活页
联系人:黄菲菲
联系电话:029-86654207,13772405937
科技服务中心
2022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