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各省市区社科普及条例,提升各省市区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的职业技能,通过各社科普及基地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各省市区社科普及工作的共享共建、共创共赢,经征求各省市区社科联意见,省社科联现将联合开展首届各省市区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市社科联、天津市社科联、河北省社科联、山西省社科联、辽宁省社科联、吉林省社科联、上海市社科联、江苏省社科联、安徽省社科联、江西省社科联、山东省社科联、河南省社科联、湖北省社科联、湖南省社科联、广西自治区社科联、海南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联、贵州省社科联、云南省社科联、陕西省社科联、甘肃省社科联、青海省社科联、宁夏自治区社科联、新疆自治区社科联
承办单位:云南省社科联云南网
二、赛事主题
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大力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就。
三、参赛对象
参赛选手须为各省市区(含市、县级)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
四、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分别奖励2000元、1000元、500元,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设最佳人气奖(视频制作团队奖)10名,奖励2000元,颁发荣誉证书。设优秀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
五、大赛安排
本届大赛于5月5日启动,7月30日结束。鉴于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拟以视频形式参赛。具体分四个阶段。
(一)参赛申报。5月5日—6月10日,参赛选手制作参赛视频,学院将按照严格把关、好中选优的原则,审核推荐。
(二)网络展播投票。6月21日—6月30日,各省市区推荐作品在云南网展播10天,并进行社会公众网络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评出最佳人气奖(视频制作团队奖)10名。
(三)专家评审。7月2日—7月3日,在网络投票基础上,由各省市区社科联推荐1名专家(承办单位推荐3名专家,其中2名国家相关部门专家)参与评审工作,确定获奖作品并向社会公示。评审专家一般为资深讲解员,或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专家,或播音主持专业教授。评审采取线上集中评审方式,评审规则详见附件1。
(四)成果展示运用。获奖作品在各省市区媒体、云南网、云南省社科联网站、“云南社科普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集中展播推广。编印优秀讲稿,寄送各地社科联和参赛选手。
六、作品要求
(一)紧扣主题,导向正确。讲解内容充实,结构清晰,准确严谨,例证恰当,易于理解,吸引力强,讲好绿色生态故事,生动形象地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二)视频要求。时长控制在6-8分钟(个人展示1分钟以内、讲解5-7分钟),使用普通话,要求语言清晰、流畅,可配制字幕,可采用视频、音效、PPT、Flash等形式配合主题内容的讲解。视频格式为MP4,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码流不小于25M/秒。视频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者LOGO。
个人展示:以展示各地社科普及基地承载的精神力量和参赛选手个人的家国情怀、精神风貌为主题,结合自我职业介绍、职业感悟进行编排、展示。
自选讲解:以所在地区代表性的绿色故事为主题,以小见大呈现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版权要求。参赛作者应确保对报送视频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确保不侵犯第三方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对入选、获奖作品享有公益发布和展播权。
(四)时间要求。请各单位将参赛选手汇总表、选手照片、参赛视频、讲稿、基地简介(500字以内,1—2张图片,云网在大赛主题网页中宣推)于6月10日上午10:00前发送到指定邮箱(598367566@qq.com)。
联系人:黄菲菲
电话:02986654207
科技服务中心
202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