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学院"规划赋能·职引未来"专题讲座在F10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江苏省南通市高端装备产业科技镇长团副团长李波波博士担任主讲,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书荣,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学院院长牛海波,副院长王国平、竹有章,行政人事部部长助理杨耀聪、各系主任及师生代表180余人出席盛会,共绘智能制造与新能源领域产教融合新蓝图。本次讲座由学院院长助理王丽丽主持。
李波波博士从硬科技与增材制造、南通市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产业介绍、南通市就业政策解读、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四个方面展开深度解读。在硬科技专题中,她通过3D打印卫星发动机涡轮叶片等典型案例,阐释了增材制造技术对高端装备产业的颠覆性革新。针对南通产业布局,她重点剖析了船舶海工、智能电网、新能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形成“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生态体系。“南通为青年人才打造了立体化政策支持体系。”李老师现场展示南通市人才新政策,涵盖入职首年2-5万元生活补贴、优先申购人才公寓、重点企业安家补贴等激励措施。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她建议学生构建“技术+管理”复合能力,关注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储能等新兴领域。
专题讲座后,李波波老师与在场师生展开热烈互动。针对学生提出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跨学科能力培养”等问题,她建议:“要抓住机遇,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锤炼核心竞争力。”现场还就“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与学院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书荣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讲座是学校深化“政校企”三方协同的重要实践,鼓励学院学生要抓住机会,不断深化掌握自身的专业技能,努力拓展关于新型制造业的领域知识,在学业和职业的发展中动态地调整计划和方向,积极思考职业目标和职业兴趣。
本次讲座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前瞻+案例剖析”三维赋能,构建起“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职业发展”的闭环生态。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继续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全力打造产教融合示范高地。

文图: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学院